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医疗中文课程受欢迎 学员助力中坦医疗合作

刘老师 阅读:36 2018-07-11 07:51:59 评论:0

 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的模拟诊疗室里,医学生娜奥米正用中文模拟问诊场景,说出 “哪里不舒服”“发烧多久了” 等问诊词汇;隔壁课堂上,教师王浩结合医疗设备讲解 “听诊器”“血压计”“手术台” 等中文术语,桌上摆放着中文标注的医疗模型。该校孔院聚焦中坦医疗合作,打造 “中文 + 医疗” 特色模式,助力当地医疗发展。

  “坦桑尼亚中资医院达 18 家,中国医疗队常年驻点,但懂中文的医护人员不足 400 人。” 孔院坦方院长卡鲁姆介绍,联合中国医科大学开发 “医疗中文系列课程”,涵盖基础问诊、病历书写、手术配合等模块,教材收录 800 余个医疗术语,采用 “模拟诊疗 + 临床见习” 教学。2024 年培训医护人员 650 余人,480 人通过 HSK2 级,不少人入职中资医院或参与中国医疗队工作。

  HSK 考试与职业晋升绑定。在孔院设立 “医疗专项考点”,推出 “考试达标 + 赴华研修” 机制,2024 年考生达 580 人次,较上年增长 180%,通过率 87%。达累斯萨拉姆中资医院护士阿米娜通过考试后,成为中坦医生沟通的纽带:“以前手术时翻译不在场就很紧张,现在能直接听懂中国医生的指令,工作更安心了。”

  教师团队兼具医疗与语言能力。12 名教师中 8 人有医学背景,中方教师刘阳曾是援非医生,开发的 “医疗术语教学法” 让学员快速掌握专业词汇;本土教师达维擅长用斯瓦希里语解释医学概念,帮助学员理解中文病历。建立 “中坦医疗教师研修基地”,每年培训本土教师 40 人次。

  特色活动服务医疗发展。2024 年组织 “走进中国医疗队” 研学活动,带领学员观摩临床诊疗,与中国医生面对面交流;开设 “健康中文讲堂”,用简单中文讲解常见病预防知识,已服务社区居民 1000 余人次。加入 “非洲医疗孔院联盟”,与肯尼亚、乌干达孔院共享教学资源。卡鲁姆透露,2025 年将新增 “中医中文课程”,推动中坦传统医学交流。


本文 孔子学院 原创,转载保留链接!网址:https://www.kongzi.edu.pl/post/3113.html

发表评论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孔子学院中文网